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 4.0)來臨之際,工業企業將數位轉型放在了戰略議程的首位。工業 4.0 是關於工業環境中資訊和物理系統 (CPS) 的互聯網。 CPS 連接了實體世界和數位世界,有助於從實體設備和流程中收集數位資料(例如來自設備的維護資料和來自生產線的品質資料),以及使用這些資料來推動自動化和最佳化。為此,工業物聯網 (IIoT) 技術用於收集和處理大量高速流,同時實現現場營運和供應鏈流程的自動化。
產業4.0時代的數位轉型將提高產業組織的競爭力,同時增強其 資料庫數據 出最優決策的能力。儘管企業流程中的新概念被大肆炒作,但 IIoT 和工業 4.0 確實有一些實際用例,並且具有經過驗證的投資回報率。這些用例正在推動工業界加速採用IIoT,這就是為什麼 IIoT 有望貢獻 IoT 的大部分商業價值潛力,而消費者 IoT 則落後的原因。根據埃森哲「工業物聯網致勝」最新市場報告,到 2030 年,工業物聯網可能為全球經濟帶來高達 14.2 兆美元的收益。
具有可靠投資報酬率的工業物聯網用例
有許多成功部署IIoT的案例。以下是其中幾點:
工業自動化可程式邏輯控制器的靈活性
工業自動化是基於操作技術 (OT),例如可程式邏輯控制器 (PLC)、監控和資料收集 (SCADA) 和分散式控制系統 (DCS)。這些系統通常不靈活,不允許輕易改變其配置。這對於在工廠中部署新的自動化技術(例如,將 3D 列印機作為生產過程的一部分部署)以及改變工業流程的配置(例如,客製化生產線的輸出以實現大規模客製化)是一個嚴重的障礙。 IIoT 促進了 OT 與 IT 的融合,並能夠基於數位工具在更短的時間範圍內(例如,幾個小時而不是幾週)重新配置工業自動化流程。與重新配置複雜的 OT 系統不同,機器和工具的配置是在 IIoT 系統的數位層進行的。因此,IIoT 部署被廣泛用於以更快、更經濟高效的方式支援大規模客製化生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