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研究技术的人都知道其采用具有层次性。每当发明一种新技术或应用时,就会出现早期采用者、潮流引领者、追赶潮流者;这些人通常对新应用有所了解,并且善于在第一阶段加入成功的技术。当该技术流行起来时,这些人通常也是最先放弃该技术的人。第二层采用者包括那些对新事物有所了解,但更愿意先看到其潜力再加入的人。第三组人可以称为临界大众。这些人从来都不是早期采用者,但他们在社交圈中发挥着影响力。一旦这些连接者加入,该技术往往会达到相变,然后被大众广泛采用。之后,你会得到源源不断的后期采用者,他们之所以加入是因为其他人似乎也在这样做。
我一般把自己归为第二和第三类。我从来都不是早期采用者,但一般在主流技术出现之前就采用它。虽然 Facebook 已经有 5 年的历史了,但我在 2006 年注意到它,当时我注意到一些学生在使用它。我认为它看起来像一个有用的小应用程序,所以我在 2006 年 12 月加入了它。从一开始我就对它感到很困扰,特别是因为当时学生很多,其他学者几乎没有。学生们会怎么看待教职员工侵占他们的空间?当我第一次加入时,Facebook 上没有多少朋友和家人,所以我觉得我必须谨慎行事。
因为这主要是一次实验,所以我为自己制定了非常明确的规则,规定我将如何使用它,这些规则将塑造我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使用社交应用程序的方式。这些规则是:
我不会上传其他人的照片。
除非绝对必要,否则我不会从其他人的相册中删除我的照片标签。
我会接受所有朋友的邀请。
我自己也会主动发出一些邀请。
我会尽力保持我的个人资料尽可能公开。
我认为我发布的任何内容都可以被世界上的任何人看到。
我会尽力保持这个空间不带个人色彩。
在我加入时,这些规则是有意义的。正如我所说,在 2008 年 Facebook 大爆发之前,几乎没有朋友和家人联系,所以我对 Facebook 的使用仍然特别疏远。因为 2007 年它仍然主要是学生空间,所以最初的几个月相当尴尬。我记得曾经与 斯里兰卡手机数据 某人交谈过,他嘲笑任何 30 多岁的人加入 Facebook 的想法,并评论说大学生正在比赛如何“发现 35 岁的人”。不用说,同一个人后来加入了 Facebook。
facebook1Facebook 的崛起
2007 年晚些时候,随着大量用户上线,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到 2007 年 3 月,该网站仅在英国就拥有 100 万用户,订阅者数量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增长。用户数量的激增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将我添加到他们的好友列表中,而由于我愚蠢地发誓要接受所有邀请,我最终结交了一些“朋友”,即使他们在我面前与我相遇,我可能也认不出来。不出所料,等到亲密的朋友和家人加入时,我的列表已经变得臃肿不堪,充斥着以前的朋友、以前的熟人、以前的同事、以前的学生和以前的女朋友。我的用户界面上充满了成为吸血鬼/狼人/忍者/海盗的邀请。我被各种邀请淹没了,他们邀请我参加无聊的性格测试,在我的个人资料上安装大量侵入性应用程序,或者玩旨在获取我的个人信息的游戏。我甚至被邀请参加世界另一端的活动,尽管我可能永远没有机会参加。我的收件箱里有数百条未读邮件。
去年某个时候,我开始仔细思考自己使用 Facebook 的初衷。我加入 Facebook 是出于一项社会实验,但我意识到自己使用这项技术的理由完全是错误的。我培养的超然态度意味着很少有人真正在社交场合使用它来联系我。我的状态更新故意含糊其辞,以保持客观的氛围。我的照片集给人的印象是,我完全沉浸在自我之中,因为里面完全没有其他人。因为我想保持我的个人资料开放,所以我与其他墙的互动很少,甚至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