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它可以说是 20 世纪最有力的政治隐喻。温斯顿·丘吉尔于 1946 年 3 月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的一次演讲中创造了这个词,但帕特里克·赖特在他的最新著作《铁幕:从舞台到冷战》中认为,这个隐喻的存在时间比这要长得多。在本书的引言摘录中,帕特里克·赖特解释了他为何会写出这个引人入胜的主题。
当我开始研究铁幕时,我和很多人一样,认为这一象征性符号最早出现在 1946 年 3 月 5 日,当时温斯顿·丘吉尔前往密苏里州小镇富尔顿,在杜鲁门总统的陪同下站在大学体育馆里,发表了著名的演讲,警告欧洲将再次分裂:“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跨整个大陆的铁幕已经落下……”
我认为铁幕的故事从铁幕诞生的那一刻开始,经过四十年的冷战,一直延续到新铁幕.jpg1989 年,柏林墙被推倒,长期分隔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铁丝网被扭曲成一个巨大的心形雕塑,而“人民力量”似乎最终取得了胜利。这确实是数百万人所经历的铁 黎巴嫩电报数据库 幕现实,但不久之后,我意识到这也是一个公式化的概念,并且仍然被冷战态度所束缚。
2003 年 4 月,当我访问富尔顿时,我的疑虑更加深重。毫无疑问,温斯顿·丘吉尔曾来此发表划时代的演讲。然而,驱车进入这个美国中西部小镇,发现小镇中心有一座丘吉尔纪念碑,由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重新修建的伦敦教堂组成,一侧是一座小小的“英式”花园,另一侧是经过艺术调整的柏林墙,这仍然是一次奇特而戏剧性的体验。
虽然本书确实关注于追溯一个政治隐喻的出现,但它也是对 1946 年后被称为“铁幕”的分裂的前瞻性探索。毕竟,这道屏障是一个强大的政治和文化现实,当然不仅仅是东欧和西欧之间的武装边界。它的许多特征,包括它将给国际政治带来的明显的戏剧感,都是从二战前的时期继承下来的。
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最近向我们介绍了“短暂的二十世纪”这一概念。我的研究受到一个相关假设的影响,这个假设可能被称为长期冷战。它穿越温斯顿·丘吉尔的内心世界,进入二十世纪早期的世界,在那里,“铁幕”首次被一群几乎被遗忘的国际主义者描述,对他们来说,“铁幕”证明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复兴,以及帝国竞争、秘密外交、媒体煽动的沙文主义和战争的习惯。我挖掘这段早期历史的目的——一个关于迷失视野以及新的垂直分裂的故事——不是为欧洲重新夺回铁幕,而是协助正在进行的任务,即拆除冷战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