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了一本新书《宇宙的愤怒:阿卜杜勒·萨拉姆——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穆斯林科学家》,书中讲述了萨拉姆的传记,尽管他获得了诺贝尔奖,却在自己的国家被逐出教会并被打上异端的烙印。作为一名虔诚的穆斯林,他为伊斯兰教传统中科学的衰落感到羞耻,并坚持不懈地努力恢复其昔日的辉煌。由于被逐出教会,这些英勇的努力注定要失败。在下面的文章中,弗雷泽回顾了获得诺贝尔奖的穆斯林的历史。
强烈反应的同时,2003 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希琳·伊巴迪在伊朗引发了更多争议。12 月,伊朗当局关闭了伊巴迪女士的人权捍卫者中心在德黑兰的办事处,称该中心未经许可运营了八年。无论背景如何,伊斯兰国家对诺贝尔奖的看法似乎往往与其他地方对诺贝尔奖的传统崇拜相冲突。
这位伊朗律师获得诺贝尔奖,是对其“为民主和人权所做的努力的认可。她特别关注妇女和儿童权利的斗 希腊电报数据库 争。”尽管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对这一认可表示赞赏,但其他人则认为这是对伊斯兰教的侮辱,是针对伊斯兰教的持续阴谋的一部分。伊朗《Jomhuri Eslami》报纸发表声明,来自一所主要神学院的一群人表示:“西方压迫社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伊巴迪,是为了嘲讽伊斯兰教。”世界上最高的荣誉之一怎么会被视为侮辱和嘲讽呢?
希琳·伊巴迪是少数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穆斯林之一。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是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他和以色列总理梅纳赫姆·贝京于 1978 年共同获得和平奖,以表彰他们出人意料的中东和平举措。1981 年,萨达特被埃及强硬派暗杀,他们谴责萨达特与以色列和解。诺贝尔和平奖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一个不那么有争议的事件是,1999 年,埃及科学家艾哈迈德·泽维尔因利用激光束追踪化学反应并“定格”其演变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05 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埃及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本身因其在防止核能用于军事目的和促进核能安全用于和平目的方面所做的努力而获得和平奖。2006 年,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尤努斯因其“小额信贷”理念而获得和平奖——通过小额贷款帮助弱势群体脱贫。)
全世界有 8 亿穆斯林,约占世界人口的 10%,但却只获得过少数几项诺贝尔奖,其中许多奖项引发的争议多于荣誉。犹太人仅占世界人口的 1%,但却获得了数百项诺贝尔奖。仅凭这一记录就足以让极端保守的穆斯林相信诺贝尔奖是命中注定的。但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和分歧呢?
西方人已经习惯透过厚厚的棱镜从远处观察东方,而这面棱镜扭曲了传递的图像。一千多年来,伊斯兰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