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们能对此说些什么呢?

Discuss smarter ways to manage and optimize cv data.
Post Reply
roseline371274
Posts: 1265
Joined: Mon Dec 23, 2024 8:19 am

但是我们能对此说些什么呢?

Post by roseline371274 »

第三点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人权问题。有人可能会说,尽管欧盟承诺尊重《欧洲联盟条约》第 2 条的价值观,但这样的协议最终可能会使中国的人权记录合法化。这些都是关于 CAI 的强烈的基于价值观的担忧,尽管中国和欧盟在国际论坛上经常使用“共同”术语,但显然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无法调和的差异。例如,回想一下今年 2 月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 46 届会议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他提到的“人权哲学”与西方对人权概念的理解几乎没有任何关联,最近关于对新疆侵权行为实施制裁的交流就证实了这一点。

类似的差异还体现在诸如法治等概念上,这些概念也已被写入中国宪法(第五条)。显然,中国的法治理念与欧洲的法治理念有所不同,而欧洲的法治理念又可根据欧洲宪法传统(例如德国、英国、法国或意大利的宪法传统)进行区分。在这里,我使用“假朋友”这个语言学概念来指代实际上含义完全不同的相似词语。反驳意见则称,通过这项协议,欧盟可以“向中国施加压 肯尼亚号码数据 力,使其遵守国际劳工组织(ILO)公约”,从而促使中国保证更高的保护标准。在这方面,值得回顾一下欧盟委员会最近的行动,该委员会在欧盟-韩国自由贸易协定下设立的专家小组面前成功挑战了韩国某些限制工人加入工会权利的措施。我们是否应该期待 CAI 采取更多此类行动?然而,尽管欧盟认为可以说服中国接受自己的价值观,但中国却这么认为,这可能会导致一场永无止境的拉锯战。

第四点,关于中国的国际战略。有人认为,CAI“展示了其日益强烈的塑造多边主义的愿望,而不是仅仅被多边主义所塑造”。该协议体现了中国从“选择性接触”(或“选择性适应”)模式向“选择性重塑”模式转变的趋势。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王衡写道:“选择性适应涉及以“规则、结构、流程和实践”的形式“下载”外部规范。选择性重塑就是把中国主导的机构和中国偏好的规则‘上传’到区域外的层面。”从这个意义上说,
高亨利 (Henry Gao ) 写道,中国从一个规则接受者转变为一个规则制定者,甚至是规则撼动者。如此一来,中国也会对现有的国际经济法律秩序提出质疑,而这种秩序经常被描述为以美国主导和自由国际主义为特征。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