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有三个原因。首先,核武器既参与了对抗的起源,也参与了对抗的解决。赫鲁晓夫在古巴部署核导弹,部分是为了提升苏联在核军备竞赛中的地位,也是为了保护他的盟友,但他和肯尼迪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了对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担心事态会升级。近年来,文献强调了导弹危机很容易升级,尤其是因为苏联在加勒比海部署了核潜艇。如今,对核武器价值的质疑在英国尤为重要,英国议会最近同意恢复核“威慑”。批评者认为,部署核武器违反国际法,因为它具有不成比例的破坏力。毫无疑问,肯尼迪在 1961 年的一次简报中清醒地认识到,在全面核交换的最初几个小时内,数亿人将丧生。
其次,对导弹危机的了解存在重大缺口。虽然有大量美国文件可供查阅,但情况远未全面。许多军事记录仍处于保密状态。苏联资料的数量相对较少。古巴政府公布的文件很少,但随着奥巴马总统 2016 年访问哈瓦那,古美关系最近有所缓和,这可能导致 投资者数据 这方面的改善。除了美国、苏联和古巴之外,还有很多国家对导弹危机的贡献和看法需要了解,尤其是拉丁美洲和前“铁幕”国家。同时,导弹危机的某些领域(例如白宫的审议)有如此详尽的记录,为构建理论模型以解释国家行为和高层决策提供了持续的机会。
最后,历史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倾向于淡化个人的贡献,但导弹危机表明这种方法可能是错误的。肯尼迪的崇拜者正确地指出,尽管他意识到全球核战争的危险,但他在整个对抗过程中仍然保持着异常冷静和镇定。他愿意听取“执行委员会”顾问提出的一系列选择,但又不放弃做出决定的意愿。赫鲁晓夫表现出更多的压力,但他也深刻意识到危险,并保持与对手的沟通渠道畅通。肯尼迪和赫鲁晓夫都愿意妥协,即使要付出相当大的政治代价,他们都表现出同理心。最近,在美国总统竞选中,性格和是否适合担任高级职务的问题一直很突出。似乎不太可能再发生像 1962 年 10 月那样严重的危机,但如果真的发生了,那么人们希望下一任白宫现任总统具备安全渡过危机所需的素质。
特色图片来源:沃伦·K·莱弗勒 (Warren K. Leffler) 拍摄的尼基塔·赫鲁晓夫和佐娅·米罗诺娃 (Zoya Mironova) 于 1960 年 9 月在联合国。通过Wikimedia Commons 进入公共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