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喷子、匿名和网络规范

Discuss smarter ways to manage and optimize cv data.
Post Reply
pappu636
Posts: 454
Joined: Thu Jan 02, 2025 8:39 am

关于网络喷子、匿名和网络规范

Post by pappu636 »

善恶的本质并不是 TechnoLlama 的常见话题,但在阅读了《纽约时报》上题为“我们之中的喷子”的文章后,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让人们变得邪恶。这篇文章令人不安,也令人信服,它描述了某些以喷子为荣的在线社区。在常见的互联网术语中,喷子是指故意发表煽动性评论以引起情绪反应的人。作为互联网论坛管理的老手,喷子是理所当然的,就像 QWERTY 键盘和爱沙尼亚黑客一样,是生活中不可改变的事实。

许多人都相信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了看似严密的匿名性。这种信念虽然毫无道理,但往往会催生出一个特别令人讨厌的网民阶层,他们以他人的苦难为乐。我经常相信互联网允许人们展示他们的真实自我,但情况往往并不乐观。正如被广泛引用的“大互联网 Fcukwad 理论”所预测的那样,一个不正常的人在面对匿名性和观众的前景时可能会变成一个喷子。

这和邪恶有什么关系?我相信这些网络社区中发生的事情可以告 台湾手机数据 诉我们很多关于人性的事情。确实,互联网喷子的一些行为令人讨厌、幼稚、幼稚,而且往往无害,那么为什么要用大写的“E”字来抹黑他们呢?有些人做任何事都是为了“lulz”,为了好玩,那么危害在哪里呢?网上有几个恶劣行为的例子,从一些喷子给自杀青少年的父母发电子邮件和打电话的令人厌恶的案例,到Lori Drew的完全奇怪的案例。犯下这种行为的人显然有问题,但我发现最有趣的是,喷子采取的行动似乎有很大的同侪压力、社区强化和临时推理的因素。这些行动中的大多数似乎都是由在喷子地下网站中获得某种形式的社区认可而引发的,即以“lulz”的形式出现的货币。喷子们似乎从向其他喷子讲述自己的事迹这种幼稚的行为中获得了乐趣,从而鼓励彼此的行为成为常态。有充分证据表明,同伴的认可是决定行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犯罪和“邪恶”行为通常是社区反馈的结果。“其他人都这样做”很快就会变成“我只是遵从命令”。

《纽约时报》文章中描述的一些行为可能看起来是无害的社会实验,比如一个博客说自杀受害者“罪有应得”。其他行为则完全是犯罪行为,比如入侵电子邮件服务、银行账户和大量电话号码。其中一人似乎为自己的行为辩护,称其为社会服务。他做了一些伤人的事情,但如果人们被冒犯了,那不是他的错,而是受害者的错,因为他首先就被冒犯了。

法律应该对网络恶搞行为进行执法吗?我很震惊,有些人竟然故意向媒体描述他们的行为,而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当然,某些类型的网络恶搞似乎与黑客行为没有区别。然而,只要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匿名,网络恶搞者就会继续居住在信息高速公路下的黑暗空间中。
Post Reply